品牌 | 其他品牌 | 产地类别 | 国产 |
---|
应用领域 | 生物产业,石油,能源,制药/生物制药,综合 | | |
液氮致冷低温装置 恒温控制系统,核心目标是解决现有压缩机制冷低温设备成本高、普通液氮制冷设备恒温控制困难的行业痛点,可同时适配实验室小型低温需求与较大规模工程作业场景。

该装置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高效制冷与精准控温,各核心部件功能明确且协同紧密,具体构成如下:
致冷剂供给系统:核心为自增压液氮罐,作为液氮储存与供给源,通过液氮管道与低温容器排液口连接。其中,液氮管道选用不锈钢波纹管,外壁包裹绝热层;管道中还设有液氮专用低温电磁阀,阀体外同样包裹绝热层,可有效防止液氮在传输过程中因吸热过早气化,保障致冷效率。
低温容器系统:由筒体与可拆卸顶盖组成,二者均采用夹层结构(夹层为真空状或填充膨胀珍珠岩),这种设计既能减少容器内冷量向外界传递,降低热量损失,又能避免人员肢体接触容器外壁时发生冻伤事故。容器上还配备有机物介质加注管(用于注入冷却介质)和有机物介质排放管(用于排出废弃或更换的介质),且在靠近液氮管道管口处设有不锈钢丝网隔板,可缓冲液氮注入时的液流冲击,使冷热介质热交换更平缓、均匀,减小容器内温度梯度,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。
温度控制系统:以温度控制报警器为核心,配套两个铂电阻测温探头(第一测温探头与第二测温探头),探头均位于低温容器内,且第二测温探头高度低于第一测温探头。其中,第一测温探头固定在顶盖下方 0.8~1.2cm 处,主要用于监测冷却介质液面上限 —— 若液氮加注过量导致介质浸没该探头(温度会快速降至 77K),报警器会立即关闭液氮电磁阀,防止液氮溢出,并触发安全报警;第二测温探头则用于实时监测冷却介质温度,是实现恒温控制的关键部件,通过其监测数据控制电磁阀的通断,调节液氮注入量。
样品存储与数据监测系统:包含样品容器与数据记录仪,样品容器放置于低温容器内,材质为不锈钢容器或柔性有机袋,可避免冷却介质渗入容器污染样品;样品容器通过管线与数据记录仪连接,记录仪能实时显示并记录样品温度,为实验数据追溯或工程作业监控提供支持。
该装置以液氮为致冷剂、有机物溶液(如乙醇、异丁醇、甲醇等)为冷却介质,通过 “初始制冷 - 恒温保温 - 循环控温" 的闭环流程,实现宽温区(室温~-196℃)的稳定低温环境,具体步骤如下:
前期准备:将需保持低温的样品装入样品容器,打开低温容器顶盖,将样品容器放入筒体;随后开启有机物介质加注管、关闭排放管,向筒体内注入常温有机物溶液,直至溶液浸没样品容器与第二测温探头,且液面低于第一测温探头,关闭加注管并扣合顶盖。可选用的有机物包括乙醇(熔点 - 115℃)、异丁醇(熔点 - 108℃)、甲醇(熔点 - 97℃)、异丙醇(熔点 - 88℃)等无毒性醇类,通过更换不同熔点的有机物,可实现不同目标低温的控制。
初始制冷:分别开启温度控制报警器与自增压液氮罐,报警器通过第二测温探头感应到冷却介质为常温,随即控制液氮电磁阀开启;液氮在压力作用下,经不锈钢波纹管注入低温容器,与有机物溶液发生热交换,溶液温度逐渐降低。
恒温保温:当第二测温探头监测到溶液温度低于其熔点 1~1.5℃时,温度控制报警器立即控制液氮电磁阀关闭,液氮停止加注;此时,有机物溶液因持续降温转变为固相,进入恒温保温状态,利用液固相变潜热大的特性,可长期维持低温环境。
循环控温:若第二测温探头监测到固相介质温度回升至高于其熔点 1~1.5℃,报警器会再次开启液氮电磁阀,液氮重新注入并与介质热交换,待温度降至熔点以下 1~1.5℃时,电磁阀再次关闭,介质恢复固相保温状态;重复该循环,即可实现长期稳定的低温恒温控制。

液氮致冷低温装置 恒温控制系统
成本优势显著:无需依赖价格昂贵的压缩机等制冷设备,设备初始投入成本低;同时,省去了压缩机、循环泵等大型部件的电力消耗,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成本远低于压缩机制冷设备。
控温精度与稳定性高:相比普通液氮制冷设备 “气化量难控制、热交换慢、难恒温" 的问题,该装置通过双测温探头与电磁阀的联动控制,结合有机物液固相变的特性,可实现室温~-196℃宽温区的精准恒温;且不锈钢丝网隔板的缓冲作用、容器夹层的绝热设计,进一步减小了温度波动,提升了控温稳定性。
安全性与操作性优:低温容器的夹层绝热设计可避免人员接触冻伤;第一测温探头的 “溢出报警" 功能能有效防止液氮泄漏风险;装置整体结构简单,操作步骤清晰,无需复杂的专业技能即可上手,同时样品容器的材质选择可避免样品污染,数据记录仪便于过程监控。
适用范围广:体积小巧时可满足实验室小型低温实验需求,扩展后也能适配工业级的大型工程作业,可覆盖石油化工、电子仪表、生物工程、医药卫生、生命科学、轻工食品等多个领域的低温场景。
科研实验场景:为石油、材料、生物、医药、食品行业提供恒温实验场源;用于玻璃反应釜恒温低温搅拌反应浴实验,以及物性测试、化学分析等需要稳定低温环境的科研活动。
工业设备冷却场景:对工业机械装置的发热部分进行低温冷却;为电镜、分子泵、离子泵、扩散泵等设备提供低温环境;还可用于电泳仪、粘度计、医用冷帽、降温毯、电子显微镜电源 / 光源、蚀刻装置电机等仪器的温度控制。
综上,该 “利用液氮致冷的低温装置" 凭借低成本、高精度、高安全性与广适用性,在低温制冷领域具有强的实用价值与推广潜力,可有效* “低成本 + 高稳定低温" 的市场需求空白,替代部分高价压缩机制冷设备,为科研与工业领域的低温需求提供高效解决方案。